玄武岩地景
地層是指有共同特徵或屬性,具有一定層位的一層或一組的岩層,而不同的地層代表了形成年代和形成環境的區別。澎湖群島具有臺灣地區最古老、且未受後期構造運動影響的豐富火山地質景觀,澎湖南方四島大約形成於一千一百萬年前,為澎湖火山活動的一群。火山活動停止於中新世的晚期(距今約820萬年之前)。
所謂玄武岩節理,是由於岩漿冷卻先後順序不同而形成的,澎湖群島的火山熔岩由地表裂隙湧出,當熔岩岩體在冷卻收縮時,多會龜裂成五或六角形的柱狀節理,節理的排列方式和熔岩停留位置的高低或深淺有關,大致可分成以下幾種情形:
- 熔岩如在較深處停留,形成倒臥狀柱狀節理。
- 熔岩如在較淺處停留,及形成彎曲狀或塔狀柱狀節理。
- 熔岩泛流到較遠處,形成垂直柱狀節理。
- 熔岩如流出停留在出口處,形成火山口。
- 熔岩泛流到遠處的盡頭,形成傾斜或放射狀柱狀節理。
玄武岩熔岩停留後溫度即會慢慢降低,當岩體冷卻收縮時會與周圍岩石的垂直面形成柱狀節理。熔岩湧出地表,在泛流途中,岩體除垂直收縮成直立柱狀節理,亦會水平收縮成板狀裂理。加上風化及侵蝕作用,裸露於地表上的柱狀節理在型態及種類豐富多樣,是相當特殊的地質地形景觀。
玄武岩柱狀節理形成示意圖(莊文星,1992)
澎湖南方四島上也可發現沈積岩和玄武岩互層的露頭,這些沈積岩具有層理,但是傾角幾近於水平,岩性以泥岩、砂岩和砂頁岩薄互層為主,偶爾可見礫岩和凝灰質砂岩,表示上下兩期岩漿噴發活動,曾經相隔一段時間,以致於玄武岩層間會有沈積岩層出現。而玄武岩層上時而出現的紅棕色土壤,是因為受到風化作用,玄武岩剝落成洋蔥狀的碎塊,當風化程度越劇烈,殘餘碎塊的比例也會隨之增多。
玄武岩柱狀節理
風化後的玄武岩脈
風化而成球狀的玄武岩礫灘
澎湖南方四島及鄰近小島四周都被海岸包圍,海岸凹凸曲折,除了有海蝕崖及碎石崖構成的海岸外,也有沙灘、礫石灘、海蝕平台及岩礁等。海岸的侵蝕地形主要包括有顯礁、海蝕洞、海蝕溝及海蝕拱門;另受海浪、風、洋流等搬運及堆積而成的沙灘、沙洲、礫灘等形成的海積地形景觀。
海蝕地形示意圖
海蝕是指海水運動對陸地的破壞作用,海蝕的力量來自波浪、潮汐和海流,這些因素可同時或個別地對海岸進行侵蝕作用,而造成海蝕地形。澎湖常見的海蝕地形有海蝕崖、海蝕平臺、海蝕溝、海蝕凹壁、海蝕洞、海蝕拱門、顯礁、壺穴等,說明如下:
1.海蝕崖: 海岸受波浪侵蝕而成的陡崖,稱為海蝕崖,尤其是多分布在海岬頂端。澎湖大多為方山的地形,因此大部分的海岸都被海蝕崖圍繞著,少部分則為沙灘及礫灘。
海蝕崖(西嶼坪嶼東南岸)
2.海蝕溝或海蝕洞: 海岸岩石的節理面部分比較容易受海水侵蝕而逐漸擴大,若成面狀的深入則在海水的侵蝕下形成一種壕狀的海溝,即稱為海蝕溝。波浪拍打海岸岩層,遇到軟弱岩層或節理發達之處,常在高低潮水位的高度沿著軟弱地層侵蝕,形成海蝕洞。
海蝕溝(西吉嶼北側)
海蝕洞(西吉嶼西側)
3.海蝕平台: 海蝕平台,顧名思義,便是海水侵蝕成的平台。波浪日夜不停地侵蝕海崖,久而久之,海崖逐漸崩退,形成和海平面近乎同高度的平坦面,這種地形就稱為海蝕平台,又稱為波蝕棚。
海蝕平台(東吉嶼南方海崖)
海蝕平台(東嶼坪嶼南方海岸)
4.海蝕柱: 海岬通常是波浪拍打的焦點。海水常沿著岩石中較軟弱的節理面侵蝕,先形成海蝕洞,部分岩體也可能被切斷,脫離海岬成為海中石柱,稱之為海蝕柱。
海蝕柱(東吉嶼南方)
海蝕柱(西嶼坪嶼東北方)
5.壺穴:海浪帶著石礫在海蝕平台磨蝕成的大大小小的凹穴。
海蝕平台與壺穴(東吉嶼大坪)
為了保護這些最完整、最原始的澎湖海岸地形,澎湖縣政府在97年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第79 條及「自然地景指定及廢止辦法」規定指定設置了玄武岩保留區,又於98年增加保護區範圍,讓玄武岩地景能更被妥善保存,澎湖南海玄武岩自然保留區全名為:澎湖南海玄武岩自然保留區 (東吉嶼、西吉嶼、頭巾、鐵砧),為首度由縣政府申請提報之自然保留區。此外,為降低保護區所面臨之壓力與威脅,除與海巡署合作加強查緝取締之外,長期的環境監測調查分析及提高海洋保育成效等皆為保育重點。
頭巾
鐵砧